欢迎来到找找范文网!

给材料写议论文指导之一

学生评语 时间:2022-06-28

【www.rzshzz.com--学生评语】


    如何概述材料、提炼观点一、问题的提出:
    (一)写给材料作文,必须要引用材料,但是有些学生另起炉灶,不用材料。
    (二)写给材料作文引用材料时,不能一字不漏照抄原文,而要会概述材料,但有些学生原文抄材料,或者用比原文还要多的字数复述材料。
    二、概述材料的方法指导:
    (一)要选好概述的角度,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给我们的思维指向往往是多元的,多角度的。我们要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角度进行概述,以便提炼出一个正确的观点来。
    (二)概述的材料与观点要保持一致。
    (三)要有重点有条理地概述。
    (四)语言要准确、简洁、灵活。用较少的文字或一句话概述材料。
    (五)概述材料的位置一般放在开头,有利作者因材料而发表议论。
    三、提炼观点的原则:
    (一)准确、新颖。
    (二)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三)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四、概述材料、提炼观点的基本模式:
    最近,我读了《美丽一生》一文,这篇文章主要叙写了……(概述材料)读完文章,我深刻感受到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提炼观点)
    例如: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1637年,出生于伦敦的英国青年约翰.哈佛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到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新建的学院工作,时年29岁,患有肺病,工作很积极。第二年,他的肺病发作,不治而亡。尽管那时的学校只有一名正式教员,一座木版房和几十名学生,但哈佛十分钟爱这所学校,所以,他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其约400本藏书和一半资产约780英磅捐赠给这所学院。这在当时的美国是微不足道的。当时的州政府为了让哈佛的善举化为一种风尚,把校名由剑桥学院改为哈佛大学。今天的哈佛大学,已经是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他成功于年仅29岁的一个叫哈佛的早逝青年的一个小小的善举。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首先明确:这个材料给我们的思维指向是多元的,至少可以从“州政府”或“哈佛”的两个角度立意:
    1、哈佛的“一个小小的善举”,竟然引起州政府高度的重视,把剑桥学院改为哈佛大学,目的是让哈佛的善举,化为一种风尚。这种可贵的政府行为,对学习哈佛的“善举”,有着极大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他告诉人们,一切献身公益事业的人,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政府及时宣传、褒奖有“善举”的人,有利于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在概述材料时,要选准角度来表述。:如:
    三十年代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政府获悉,在新建的剑桥学院工作的29岁的哈佛,病逝前将其约400本藏书,以及一半资产约780英磅捐赠给这所学院,马萨诸塞州政政府为了让哈佛的善举化为一种风尚,把校名由剑桥学院改为哈佛大学。这个响誉世界的一流大学,成功于年仅29岁的一个叫哈佛的早逝的青年的一个小小的善举。
    放在文章里,概述材料、提炼观点作为文章的第一段,引论部分,可以这样来写:
    今天我读了一则震撼我心灵的材料,材料介绍说:三十年代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政府获悉,在新建的剑桥学院工作的29岁的哈佛,病逝前将其约400本藏书,以及一半资产约780英磅捐赠给这所学院,马萨诸塞州政政府为了让哈佛的善举化为一种风尚,把校名由剑桥学院改为哈佛大学。这个响誉世界的一流大学,成功于年仅29岁的一个叫哈佛的早逝的青年的一个小小的善举。
    读了这则材料,我认为,政府及时宣传、褒奖有“善举”的人,有利于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
    2、哈佛的行为在当时的美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哈佛没有考虑这些,他只想着能为社会做点贡献,他的这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从这个角度,可以提炼的观点是:“勿以善小而不为。”或“好事从小事做起”。或“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拒绝做小的善举。”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在概述材料时可以这样来写:29岁的哈佛在病逝前,留下遗嘱,将其约400本藏书和一半资产约780英磅捐赠给剑桥学院。这在当时的美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哈佛和哈佛一样的人献身公益事业,美国的哈佛才会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拒绝做小的善举。
    综上所述,概述材料提炼观点,要明确以下几点:
    1、 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的思维指向。
    2、 从材料中提取的是自己感受最深的观点。
    3、 概述材料要与观点一致。
    4、 概述材料力求语言简洁,明了。
    5、 提炼的观点用判断句为好。
    实际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做概述材料、提炼观点的训练。
    在前苏联巴甫雷什中学,学生走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上的一条标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问长期担任该校校长的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一类的标语,他答道:“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具体认识入手。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的。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rzshzz.com/fanwendaquan/24886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