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找找范文网!

郑剑夫个人资料

体育教案 时间:2023-04-24

【www.rzshzz.com--体育教案】

  郑剑夫:根雕艺术独辟蹊径

  中等身材,黝黑皮肤,憨厚笑容。第一眼看到郑剑夫,觉得他真像一个传统的中国农民。他的手,骨节粗大,厚实有力,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印象。

  艺术精品,只需寥寥数刀

  然而,走进他的工作室,你会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饱经风霜的达摩,洞察世事的罗汉,雍容华贵的仕女,云遮雾罩的山水,聪慧活泼的孩童……一块块看似笨拙的树根,到了郑剑夫手中,只需三两下摆弄,转眼间就成了一件浑然天成的艺术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传统木雕刀法精细,图案精美,注重细节;现代派的做法,则是取奇形怪状的木头,不着一刀,也是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而郑剑夫于两者之外独辟蹊径,依根势,顺纹理,寥寥数刀,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就跃然而出。眼前这件名为“遨游四海”的根雕是一尊宽袍大袖的弥勒佛,树根天然的纹理,变成了随风飘荡的大袖,细看时,似有“呼呼”风声。

  “我的根雕,仍然遵循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但并不死守传统木雕过分重细节雕刻的手法,而是因材而宜,不拘一格。一块树根,最后是云是水还是达摩,都在于见到它时一瞬间迸发出的灵感。这样,才能做到我心目中的‘天人合一’。”

  艺术美感,来自生活底蕴

  百艺之才,源乎创意。这种不拘俗成、自成一体的艺术手法,不但是郑剑夫的艺术特色,更成为浙派根雕的艺术特色:强调根雕的天生自然形态,注重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自然材质美感。

  郑剑夫的艺术灵感,来自他扎实的生活底蕴。

  这个生长于浙江嵊州乡村的汉子,从小喜欢拿块泥巴用小刀刻刻划划,长大后,“顺理成章”做了木匠。郑剑夫至今记得,1978年,他无意中拿块树根一刻,发现原来树根的魅力如此之大:木雕好比工笔画,讲究线条和刀法,只要用力,就可以一再复制;而根雕则不同,顺乎天然,即兴发挥,每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惊喜。郑剑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根雕之路。

  在乎艺,也在乎材。郑剑夫的根雕,用材之奇成为其被海内外收藏者青睐的原因之一。每年,他都会到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寻觅木材,山脚水底的枯根朽木,却往往是他眼中的至宝。在他位于嵊州城北的工厂里,各种千奇百怪的树根堆成一座小山。这其中,又以古沉木为最奇。这种外皮如树色、内里颜色黝黑的木材,都是地壳变动后沉至水底,已经埋藏少则数千年、多则百万年的珍贵木材。

  艺术道路,这般永无止境

  郑剑夫有一组闻名遐迩的组合根雕“梁山一百零八将”。这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他精选了柏木、柚木、柞木、黄花梨木等20余种根材,历时6年才完成。这一百零八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让人不由得击掌赞叹。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评价说,“不但是精品,更是极品”。

  郑剑夫,这位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者,正在收获着他的成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这些响当当的称号和沉甸甸的奖杯,记载着他的探索之路。他自身获得成功的同时,浙派根雕的大旗也被高高擎起。

  然而,郑剑夫心中的苦恼却与日俱增:近几年来,没有一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让自己真正满意!“我想一个人躲起来,静心创作,寻找心中最想塑造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他心中,艺术道路就是这般永无止境。

本文来源:http://www.rzshzz.com/jiaoanxiazai/29384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