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找找范文网!

古典音乐知识

音乐教案 时间:2022-08-22

【www.rzshzz.com--音乐教案】

 音乐有两类,一类是交响乐和轻管弦乐,另一类是舞蹈音乐、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

古典音乐往往指称严肃音乐,也指一些已得到公认的经典作品。

    一般演奏人数在10人以内,演奏古典音乐均称室内乐。每一乐器各担任一个声部演奏时,两件乐器合奏的称二重奏,三件乐器合奏的称三重奏......八件乐器合奏的称八重奏,但以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及钢琴五重奏最盛行。编制在十人以上者,称为室内管弦乐。大规模的器乐演奏称为管弦乐,近代管弦乐团又称交响乐团和交响管弦乐团。古典交响乐团的编制在30人以上,有时可多达100人或150人。演奏轻音乐及爵士音乐的乐队,通称为小爵士乐队,一般人数较少,但轻音乐队也有超过30人以上编制的。现代伴舞乐队不使用弦乐器而单纯以铜管和木管乐器为主要旋律乐器,与维也纳圆舞曲乐队截然不同。

    大型管弦乐团的配置,弦乐器的人数约占60%,木管乐器的人数约占15%,铜管乐器的人数约占15%,打击乐器的人数约占10%。通常左前边是小提琴,中音提琴在中间偏右,右前边是大提琴,最右是倍大提琴。弦乐器后面是木管乐器组,定音鼓在后排中心位置。大小军鼓、钹等其它打击乐器在定音鼓左侧。铜管乐器组在定音鼓右侧。竖琴、钢琴在左中部。

管弦乐团有4个主要的声部:   

(1)弦乐器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倍司)。

(2)木管乐器

    长笛(横笛)、短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竖笛、黑管)、低音管(大管、巴松管)。

(3)铜管乐器   

    小号、长号(拉管)、圆号(法国号)、大号。   

(4)打击乐器

    定音鼓、大鼓、小鼓、钹、三角铁、铃、铜锣、木琴、钢片琴等。   

音乐的元素是音,作曲家不能像文字般明确表达感情,只能用声音的表现来引起人们的情绪。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是节奏、旋律、和声及音色。节奏使人们联想起形体动作,旋律使人们联想起精神情绪。音乐以旋律的差别,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声的变化,以及音色的不同等方法来表现其情感。比如以大调表示愉快、雄壮,小调表示悲哀、忧郁;紧张而短促的节奏表现奋发激怒,和缓而悠长的节奏表现婉转柔和,音高且强为热情,音低而弱为沉静;不协和音表示奋斗争执,协和音表示和平宁静;小号表现战争,双簧管表现田园等等。

怎样欣赏音乐?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不同的欣赏能力和爱好来倾听音乐。为便于分析,我们把对音乐的欣赏分成3个方面。

(1)美感   

    听音乐纯粹是对音乐的乐趣,只求悦耳,仅是知觉的欣赏,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思考,任由音乐的感染力将自己带进一个幻想的境界。如干某件事时,将音响打开,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乐中。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把人带到一种无意识然而又有魅力的心境中去。

    美感在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不应让它占过多位置。即使在这个聆听音乐的初级阶段,也应采用更有意义的聆听方式。  

(2)表达

    所有音乐都有表达能力,音符后面总具有某种涵义,这种涵义构成作品的内容,能唤起情感,这是情感的欣赏。

(3)纯音乐

    音乐除了令人愉快的音响和所表达的感情外,还存在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之中。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有意识地探求乐曲的结构、主题的变化及作曲家技巧的运用,这是理智的欣赏,也是欣赏音乐的高级阶段。

    大多数听者并不能充分意,识到这第3方面。明智的聆听者必须准备加强自己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他必须更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为重要的是,追随作曲家的思路,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

    理想的聆听者是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的人,他一面品评音乐,一面欣赏音乐,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要对音乐加以理解,唯一的方法就是倾听,只有从头至尾地反复认真地倾听,直到熟悉,才能加深理解  当你听到一个旋律,能把它辨认出来时,你就具备了欣赏音乐的条件。若能听出不同演奏家演奏同一首曲子时表现方法的差别,并了解作曲家的想法,那你已经踏入欣赏音乐的大门。

    音乐都有表达能力,从而具有某种涵义,但无法用语言说清楚,也没有必要去找恰当的言词来表达音乐的涵义。

    音乐的表现方法大致可分为纯音乐(absolute music)和标题音乐(programme music)两类。以音乐本身为目的的音乐,称为纯音乐,它只以音和形式来构成,是与音乐本身以外任何事物无明确联系的音乐。绝大部分器乐曲,如交响曲和奏鸣曲即属此范畴。把文学、思想、绘画等内容以具体性的标题暗示的音乐,总称为标题音乐。


奏鸣曲(sonata)  是包含4个独立乐章的器乐大曲,各乐章都具有独立的结构与风格,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分别演奏。钢琴演奏时称钢琴奏鸣曲,小提琴演奏称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演奏称大提琴奏鸣曲,室内乐所奏者、亦为奏鸣曲。

    协牵曲(concerto)  是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以平等地位联合演奏的器乐大曲。协奏曲通常以小提琴、钢琴、大提琴或长笛为独奏乐器。  

    交响曲(symphony)  是由管弦乐联合演奏的奏鸣曲型器乐大曲,通常它分为4个乐章,音色之复杂、色彩之丰富为一切乐曲之冠。  

    组曲(suite)  是由若干短曲连为一体的管弦乐或钢琴套曲,其中各曲相对独立。

    序曲(overture)  原指歌剧、清唱剧或戏剧配乐等开场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器乐大曲,但近代有专为音乐会演奏而作的单乐章管弦乐序曲。

    前奏曲(prelude)  多为短小的管弦乐曲,常用于大型乐曲及影剧的前奏。

    间奏曲(intermezzo)  是戏剧或歌剧各幕之间演奏的音乐,具有暗示场面与转换听众气氛的作用,亦有独立形式的作品,它的形式比较自由,篇幅较为短小。

    托卡塔(toccata)  是一种形式自由能展示各种华丽技巧的键盘乐曲。

    小夜曲(serenade)  是一种于黄昏或夜晚在户外演奏的独唱或器乐曲,音乐情绪缠绵委婉。

    夜曲(nocturn)  是一种格调高雅、充满浪漫色彩的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往往有精致的装饰音,伴奏用琶音或和弦。它是小夜曲的一个分支。

    即兴曲(1mpromptu)  是一种即兴创作的器乐小品。

    叙事曲(ballade)  原有叙述故事意味,是一种具抒情浪漫性格的器乐曲。

练习曲(study)  是用于提高器乐演奏技巧的乐曲。

诙谐曲(scherzo)  又称谐谑曲,是一种速度较快,节奏活跃明确,常出现突发性强弱对照的器乐曲。

幽默曲(humoresque)  潇洒而自由、具有幽默与幻想特点的曲目。

随想曲(capriccio)  作曲家凭幻想创作的乐曲的通称,是一种以自由形式表现出富于变化的乐曲。

狂想曲(rhapsody)  是作曲家为具英雄气概题材、民族题材或情辞并茂的题材而作的器乐曲。

幻想曲(fantasia)  是具有幻想和自由奔放特点的器乐曲,是一种含有浪漫色彩而无固定曲式的器乐短曲。

    田园曲(pastoral)  曲调柔和,是模仿牧羊人所用的乐器发展而成的田园音乐。

    船歌(gondoliera)  缓慢而摇荡的音乐,旋律优美流畅。

    变奏曲(variation)  是根据某一主题为蓝本,运用各种不同方法陆续变化奏出的器乐曲  交响诗(symphonicpoem)  又称音诗,李斯特首创,通常表现诗情画意等文学性内容,只有一个乐章,结构上可自由发挥,音乐形式不限,是较交响曲要短得多的交响性作品。

    进行曲(march)  是用以伴随群体前进的音乐,多为四拍子,突出强拍。通常用管乐演奏,常用于军队,使行列整齐并鼓舞士气。还有婚礼、丧礼、凯旋庆祝等进行曲。

    摇篮曲(berceuse)  亦称催眠曲,形式简单,速度徐缓,主旋律柔婉抒情,节奏摇荡,以模拟摇篮摆动的节奏使婴儿入睡。

    圣咏曲(chorus)  原为德国民谣和基督教赞美歌,后变成器乐曲。

    舞曲  分为6种。①圆舞曲(waltz)也有译作华尔兹的,是一种每小节一个重拍的三拍子舞曲,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其伴奏由低音的第一拍与高音和弦的第二、第三拍组成。主旋律流利舒展,和声和曲式结构简单明晰。②加沃特舞曲(gavotte),一种法国舞曲,2/2拍子充满活泼气氛。⑧小步舞曲 (minuet),原为法国土风舞曲,中速3/4拍子,是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曲。④马祖卡舞曲(mazurka),一种中速到快速的三拍子的波兰民间舞曲,流行于农村。⑤波洛奈兹舞曲(polonaise),与马祖卡舞曲同为波兰的代表性舞曲,流行于贵族社会,在热烈的气氛中透着壮大华丽感,节奏为独特的三拍子,快慢适中,庄重的节奏始终如一。又译作波兰舞曲。⑥波尔卡舞曲(polka),19世纪盛行于波希米亚的快速二拍子舞曲。

    嬉游曲(divertimento)  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组曲。   

    浪漫曲(romance)  原为以传奇叙事诗为歌词的某些抒情歌曲、器乐曲。




  序曲是最古老的器乐体裁之一,它对其他一些器乐体裁的发展,特别是交响曲和交响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顾名思义,序曲可以比作一部作品的序言或绪论,它在音乐中最初是指歌剧、清唱剧、大合唱、舞剧或其他戏剧作品演出之前的一段前奏式的器乐曲,即主要是一种闹场性质的音乐。但是,这种早期的闹场音乐非常简单,实际上只是几声响亮的号声而已,相当于现今剧场演出之前的三遍铃声。最古老的民间市集戏台或木偶戏演出就是这样,甚至十七世纪初在意大利歌剧中,像蒙特威尔第(monteverdi,1567-1643)的歌剧作品,有时也还是这样。
    十七世纪末,开始出现两种不同范型的戏剧前奏——法国序曲和意大利序曲。所谓法国序曲,是法国民族歌剧的奠基者吕里lul1y(1632—1687)所创立的。这种序曲从一段宏伟、壮严、缓慢,而且往往是进行曲式的引子开始,当中接上快速、活跃的一段音乐,多半用复调的风格写成,最后重复开头那段慢速度的音乐,或用慢速度的小步舞曲作为结束。法国的这种歌剧序曲具有“慢-快-慢”的结构。意大利序曲则相反,它也可以分成明显的三段,但是它的开头一段速度疾快、活跃而有力,当中则插入一段缓慢如歌的旋律,最后又是快速度的舞曲性段落,而且时常运用意大利民间的塔兰台拉舞曲或基格舞曲的节奏。这样,意大利序曲构成的是“快-慢-快”的结构。这种意大利的歌剧序曲主要是由意大利作曲家阿·斯卡拉蒂(a.scarlatti,1660-1725)创立的,这种序曲可以说就是在一个世纪之后出现的多乐章交响曲的雏型。由于当时的法国歌剧主要用于波旁王朝的节日庆典,而意大利歌剧却拥有更广大的观众,因此很自然地,意大利歌剧序曲在风格和内容方面都不如法国序曲那般“雍容高贵”。不过,十七至十八世纪的这两种歌剧序曲,同歌剧本身的内容和情绪并没有深刻的联系。因为当时轻浮的观众在角色出台之前,总是忙于应酬他们的朋友,剧场秩序安静不下来,而作曲家也知道观众从不注意序曲的演奏,因此也不想在这方面多花功夫。这样一来,一首歌剧序曲多次被用于不同的歌剧,已经司空见惯,无论是作者或是听众,谁也不在意。
    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十八世纪下半叶。那时,德国歌剧作曲家格鲁克在进行歌剧改革时,曾为序曲定出一条划时代的准则—— 他在自己的歌剧《阿尔刻提斯》的绪言中写道:“我认为,序曲应该暗示出作品的主旨,为观众即将观赏的戏剧先在情绪上做好准备”。格鲁克的歌剧《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序曲,就是当时这种歌剧序曲的优秀范例之一。由格鲁克始创的这种古曲歌剧序曲,直到十八世纪末才最后定型,基本上采用奏鸣曲形式的结构,莫扎特的歌剧序曲多半属于这一类。

 歌剧序曲要同歌剧本身保持有机的联系,再简便不过的方法,就是直接摘用歌剧中同剧中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片段或者最能体现歌剧主角的性格的旋律(如咏叹调等) 作为主题。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序曲和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都是这方面的范例。但有的序曲同歌剧本身并没有主题上的联系,例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序曲和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勒的理发师》序曲等。
    贝多芬的序曲在音乐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在序曲这种规模不大的体裁中,用朴实简洁和高度概括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戏剧序曲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绪言”作用,而变成了整部戏剧作品的中心内容的集中体现。
    然而,贝多芬的才华毕竟还是集中反映在交响曲方面,序曲的发展终于落到他的年轻的同时代人、德国浪漫主义歌剧之父——威柏身上。威柏的歌剧序曲无论是音乐主题,或者是情绪色彩,都同歌剧本身密切相关,成为一种精致的音画,把听者引入歌剧的情绪氛围之中。威柏的歌剧《自由射手》、《奥布朗》和《优兰蒂》序曲,都是这类作品中的杰作。
    十九世纪上半叶是浪漫主义歌剧序曲的黄金时代,随后,序曲的影响便明显消退了。这方面有两个原因:第一,十九世纪下半叶有些作曲家,例如瓦格纳,认为歌剧本身已经足以说明戏剧故事的情节,序曲无须再涉及故事的内容,因此,许多作曲家倾向于压缩序曲的规模。宁愿改用前奏曲这种比较简短的体裁,只限于在幕前酝酿一种情绪;第二,当时抒情剧院的新观众,一般都是真心来看演出的,而且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因此也没有必要用很响的音乐去延迟开幕的时刻。结果是:像十九世纪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几乎只有几个小节的引子,便立即转入歌剧的第一幕。
    除了歌剧序曲之外,十九世纪许多作曲家还热衷于创作一种并非起“序言”作用的新型序曲,这种序曲并不从属于任何戏剧作品,但它往往带有标题,同一定的诗意内容、如古典文学或民间创作的形象和情节以及民间生活的画面有联系。这种独立的标题性序曲叫做音乐会序曲,它的创始者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第一首专为音乐会演奏而写的这种序曲,便是他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标题性音乐会序曲的数量很多,如门德尔松的《芬格尔的岩穴》序曲、格林卡的《西班牙序曲》、柴科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年》庄严序曲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等,这类序曲有的实际上是标题性交响曲或交响诗的一个变种。

  在音乐的历史上,乐器分类法通常与配器法(orchestration)紧密联系。乐器分类法不仅体现这人们的(民族的、人类的)生活习惯、民风家俗,更重要的是,它还体现着当时的、人类认识各个阶段的音乐生活内容、音乐形态、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状况……我国古代乐器分类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八音分类法”,即根据乐器制作的材料,将中国古代乐器分为八类。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出现。
《国语´周语下´伶洲论乐》有述: “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丝尚宫(瓦即土、陶,指埙等),匏竹尚议,革木一声。”八音为金(如钟、铎)、石(如磬)、丝(如琴、瑟)、竹(如箫、篪)、匏(如笙、竽)、土(如埙、缶)、革(如鼗、建鼓)、木(如梆子、木鱼)八类。
民间音乐流传着另一种分法,将乐器大致分为:吹、拉、弹、打四类。如:吹(唢呐、箫)、拉(胡琴)、弹(三弦、琵琶)、打(扬琴、云锣)。
西方音乐采用五个类别的一种分类法:
(1)木管:竖笛、长笛,用单簧或双簧(后来用金属制)的乐器,如双簧管、大管;
(2)铜管:金属制,最早是木制的,早期实物只能吹自然音阶甚至两个八度内的泛音列,如小号、圆号、大号;
(3)打击乐:鼓、钹、响板;
(4)键盘:从最初自然音级的键盘到后来的扬可式四分音键盘(东方传统乐器没有与之相类的),如钢琴,羽管键琴、管风琴;
(5)弦乐器:丝弦从纺织物、羊肠、鲸须、钢到尼龙……如鲁特琴、小提琴、吉他、竖琴。
库特´萨克斯(kurt sachs  1881——1959)和霍恩博斯特尔按照声学原理对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乐器进行研究和分类,并于1914年(其年一战爆发)设计了一套术语,区分五大类乐器[后来被称为“萨克斯(乐器)分类法“]:
(1)体鸣乐器:用自然发音材料制成的乐器,如磬、三角铁  (2)膜鸣乐器:绷膜的乐器,如定音鼓、军鼓、腰鼓;
(3)气鸣乐器:包括无簧管振和使用自由震动的簧舌的乐器,如管风琴、笙;
(4)弦鸣的乐器:用弦的乐器,如小提琴、三弦;
(5)电子乐器:分电子和电声的,如电子琴和电风琴。
八音分法是历史上存在的一种分类法,现已不用。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其时重工艺、重技术、轻理论和科学研究的社会状况(及其对人文形态的影响)。八音分法其实就是一种较为初级的工艺学的分法。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科学”,有的只是工艺和技术,所以这种分类法也很遗憾地、根本未能体现和贯彻科学的原则。按照这种分法,铜鼓和编钟同属于金类,而陶铃和和铜铃分属于土和金类。因此于实际音乐演奏、组织、活动来说,八音分法亦未必实用。它只是体现了中国古代学者物以类聚的初步安排和企图整饬的意念。吹拉弹打活灵活现的体现了乐器的演奏方法。民间音乐通常是婚丧嫁娶或是自娱自乐之用,未有固定的乐队编制。参演人数和方式都较为灵活,通常一个人兼奏几样乐器。同操月琴的人,可能这一类的琵琶、阮……都会演奏。而且民间音乐乐器学习教授是师徒式的,带有强烈的手工作坊和手工艺的特色。吹拉弹打的分类是很容易理解而且符合手艺的特点的,类似于泥水匠和皮革匠的区别。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占统治地位。
西方古典乐器分类法其实亦带有浓厚的手工艺的特点,也并不科学——例如现在的木管乐器全部用金属制成,而最初的铜管乐器是木制的,但木管和铜管的名称已经固定下来了——也并不体系化。它存在的理由是它背后有另一个体系化、理论化的法则:配器法,使得这种分类法有了它的实用价值和规律。配器法是为管弦乐队作曲的艺术,讲究乐器的音色、技术、性能和有效音域,以及乐器的组合、运用和总谱部署。根本上讲,配器法是以这种乐器分类法为出发点、依据和应用指导的,也使这种西方乐器分类法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这种应用虽然未必是严格科学意义的,但体现着科学的精神和理念。
所谓“萨克斯(乐器)分类法”其实也不是一种准乐器分类法。它只是萨克斯依据自己提出的五个术语(甚至不是概念)对乐器进行的分类,它虽然初步实现了体系化和结构化,却也未能完全准确、科学—— 实在因为,音乐所应用的声音材料之广泛、复杂、多样……决定了用以产生这样声音的工具也日趋精细、趋于无穷的复杂化(包括演奏法)。我们的分类法永远在后面追赶,这是人类科学的骄傲,也是艺术之痒。乐器分类法一方面致力于严谨的科学体系,一方面又要对千变万化的音乐及音乐生活和实践进行有效地指导,实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萨克斯(乐器)分类法”是业已存在的最好的分类法,它是目前所有乐器分类法中最富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的分类法,我们应当继续构筑这幢大厦、丰富它、完善它。这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为这个学科日益溶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组分和技术含量,而且更重要的还有结构越来越复杂、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活灵活现的现代和未来的音乐。想到这些而已(不要说我灌水)



音乐词汇小集(1/4,a-c)

adagio: 慢板 常见于交响曲或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也可以是慢速乐曲的名称,
如albinoni的adagio。

aria:咏叹调,抒情调 配有伴奏的独唱曲,是歌剧或清唱剧里的歌曲,有时
也用于抒情的器乐曲上。

cadenza:华采乐段 协奏曲或歌剧咏叹调接近尾段时,由独奏/唱者卖弄技巧
的过门。十九世纪以前协奏曲的华采乐段都是即兴演奏的,但自贝多芬以后
大多是作曲家或独奏者事先撰写的。

cantata:清唱剧 以宗教文字为歌词,配以器乐伴奏的乐曲,但也有极少数是
非宗教的世俗清唱剧。

chamber music:室乐 三至十五件乐器合奏的器乐曲,如三重奏(trio),四重奏
(quartet),五重奏(quintet)等。

chamber orchestra:室乐团 约十五至二十五人组成的小型管弦乐团。

chanson:歌曲 法文歌曲的意思。

chorale:圣咏曲 德国新教或路得教会的一种感恩赞美诗歌。

coda:尾奏 拉丁文尾巴的意思。一个乐章/曲的终结乐段。

concerto:协奏曲 巴罗克时期发展出来的曲种,通常是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团
合奏的乐曲,有时独奏乐器会有两至四件。

concerto grosso:大协奏曲 独奏协奏曲的先驱。比古典或浪漫时期的协奏曲结构
规模较小,大协奏曲的独奏乐器通常都有两件或以上。
etude:练习曲 原指一些为针对某一种演奏技巧而作的简短乐曲,但在浪漫时

也有作曲家写作极为艰深的练习曲在音乐会中演奏。

fugue:赋格曲 源自拉丁文fuga,即逃遁的意思。赋格是复音音乐的重要曲式,同
一旋律反复出现,互相重叠,或互相“逃难”对方。

gregorian chant:葛丽果圣歌 葛丽果一世在第六世纪提倡的一种教会仪式音乐,
由男歌手或男声合唱团演唱,经文全是拉丁文。

homophony:主调音乐 一个声部为主调,另由和弦(chord)声部伴奏。

impromtu:即兴曲 浪漫时期的一种音乐类型。是一种主要为钢琴而谱的短曲,具有
即兴感,但并不是现场即兴演奏的。

libretto:歌词,剧本 原意是小册子。指大型声乐作品(如歌剧)的歌词本。

lied:德文艺术歌 德文歌曲的意思,众数则称为lieder。

magrigal:牧歌 没有乐器伴奏的声乐作品,歌词大多数与感情有关。

march:进行曲 为进行或游行而作的儿拍子短曲。

mass:弥撒曲 以天主教弥撒中经文为唱词所写的大型声乐作品。

minuet:小步舞曲 原是一种法国舞曲,在十七世纪开始发展成艺术音乐的一部分,
常见于巴罗克时期的舞曲或古典时期交响曲的第三乐章。

monophony:单音音乐 只有一条旋律线的音乐。

motet:经文歌 源自十三世纪。是一种没有乐器伴奏的复音歌曲,以宗教文字为歌词。

nocturne:夜曲 浪漫气氛丰富的缓慢乐曲,大多数夜曲都是钢琴曲


opera:歌剧 谱成音乐的戏剧,音乐,台词和剧情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四百年
来歌剧艺术衍生出不同的类型:严肃歌剧(opera seria),诙谐歌剧(opera buffa),
美声歌剧(bel canto opera),轻歌剧(operetta),德国轻歌剧(singspiel),
乐剧(music drama)和法国喜剧歌剧(opera comique)等。

opus(op.):作品编号 拉丁文作品的意思。作曲家或音乐出版商以此编排作品,
通常作品编号愈小,亦即是作曲家愈早期的作品。

oratorio:神剧 原意是指祈祷室,十六世纪发展成的一种音乐类型。与歌剧相似,
但唱词均以圣经为蓝本,也没有舞台布置或服装。

orchestra:管弦乐团 十五人以上组成的乐团。orchestra不一定混合管乐和弦乐,
纯粹的管乐团或弦乐团也称为orchestra。

overture:序曲 法文开放的意思,是歌剧或神剧等同类作品开始时的器乐前奏。
浪漫时期发展出音乐会序曲(concert overture),是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作品。

partita:组曲 原是一种主题与变奏(theme and variations)的曲式,巴罗克
时期演变成组曲的意思。

plainsong:素歌 (请参阅gregorian chant)。

polyphony:复音音乐 两个或以上独立声部组合的音乐。

prelude:前奏曲 浪漫时期用于歌剧或芭蕾舞剧每一幕的前奏,有时更取代序曲。
也是一种没有明确形式的独立乐曲,通常是十分简短的钢琴曲。

programme music:标题音乐 以纯音乐描述一个标题甚至故事的器乐曲。

recitative:宣叙曲 在歌剧或神剧中以歌唱方式说话。与咏叹调比较,宣叙调
着重叙事,音乐只是附属性质。

requiem:安魂曲 天主教礼仪为死者送葬的弥撒曲。

rhapsody:狂想曲 浪漫时期一种形式自由的曲种,经常以既有的旋律为基础写成
的器乐曲。

rondo:回旋曲 古典时期一种节奏轻快的曲式。其中的主要乐段会与其他乐段
轮替出现。回旋曲大多出现于协奏曲或奏鸣曲的终结乐章,但也会独立乐曲的形式
出现。


scherzo:诙谐曲 意大利文玩笑的意思。十九世纪由贝多芬发展出来,取代小步舞曲
(minuet)的地位。

serenade:小夜曲 意指夜间的音乐。十八世纪时一种多乐章组成的器乐曲,经常是
为庆祝活动而写的。

sonata:奏鸣曲 意大利文声响的意思,有别于歌唱的声音。奏鸣曲是一种专为某种
乐器而写的音乐。除了钢琴奏鸣曲以外,大多数的奏鸣曲都有钢琴伴奏,但也有
巴罗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是为三件乐器而写的(其实是四人合奏的 

 sonata form:奏鸣曲式 古典时期发展出来的一种曲式,常有于交响曲或协奏曲
的第一乐章,由呈现部(exposition),发展部(development)和再现部(recapitulation)
组成。两个风格不同的主题在呈现部出现,在发展部变化,最后于再现部重复作
结。

suite:组曲 巴罗克时期的组曲大多是由一系列舞曲组成的。在浪漫时期,组曲也会
是由歌剧或芭蕾舞剧改编成的乐曲,或独立的音乐会组曲(concert suite)。

symphonic poem:交响诗 浪漫时期的一种单乐章管弦乐曲。

symphony:交响曲 古典时期发展出来的重要曲种,其实就是管弦乐奏鸣曲,通常由
四个乐章(也有三个或五个的)组成的大型管弦乐曲,有时也会加入声乐。

tempo:速度 意大利文时间的意思,泛指乐曲演奏时的速度,常见的有:largo(宽广
的),adagio(缓慢的),moderato(中庸速度),andante(行板),allegro(欢乐的快板)
和presto(非常快)。

theme and variation:主题与变奏 (请参阅variation)。

toccata:触技曲 意大利文触碰的意思,是一种表现演奏者技巧的器乐独奏曲,大多数是
为键盘乐器而作的。

tone poem:音诗 与交响诗(symphonic poem)同义。

variation:变奏曲 以同一主题(theme)作一连串变奏的乐曲。在每个变奏中,
同旋律会以不同和声,节奏,速度,加减音符甚至倒弹出现。

voices:声部,人声 人声可依音域分成大类: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mezzo-
soprano),女低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中音(baritone)和男低音(bass)。
每个音域中还有特别的区分,如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和抒情男
高音(lyric tenor)。



音乐是指通过生动的艺术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是世界上人们共同的语言。

首先了解什么是乐音体系,再依次了解音级、半音、全音、音名、唱名及音组

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乐音的总和。

音级:乐音体系中各个音叫音级。它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的音高关系为半音。

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键音高关系为全音。

音名:音的名称。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谱时使用的名称。用do、re、mi、fa、sol、la、si来唱。

音组:七个基本音级循环重复,产生了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于是可以分成若干个组,这些组称为音组。



再了解音乐语言的要素。它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
     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节拍:是指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快与慢。

     力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强和弱。

     音区:是指人声或乐曲在某个作品中的音域范围。通常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音色:是指不同人声或乐器在音响上的特色。

        音域:指乐音体系、人声、乐器或某首作品的音 高范围。

     和声:现代是指音的同时结合及其连续进行。

     调式:是指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其中的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该体系即称为调式  调性:是指调式所具有的特性。

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知识:

乐音:振动规则,听起来高低明显的音。

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高低不明显的音。

音律: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高度。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另外还有纯律和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动发音时,不仅全弦振动,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动发音。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即听得最清楚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动产生的音,不易听清楚,叫泛音。

1:音(tone)
  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取决于物体的振动。
2:音色(tone-color)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颜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 乐音色。人声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 击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鸣(resonance)
  共鸣指的是一种振动。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产生了共鸣。
4:基音(fundamental tone) 
  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为标准,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 是同时振动,是泛音。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 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
  音高是用一秒钟的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的。频率多则音高,频率少则音低。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a",是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
7: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乐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称。这些名称没有统一,在各个国家是不同的。被广泛 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阶上各音的名称。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调的主音用1do,小调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
  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就叫音域。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10:调性(tonality)
  调性指调式类别与主音高度。在乐曲中,主音是旋律、和声的核心,其它音与之发生从属关系最后中止在主音上。这样的乐曲就是有调性的乐曲。
11:音阶(scale)
  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12: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
  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 13:大调(maj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其相邻二音的间距分全音与半音两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较为明朗。
14:小调(minor mode)
  调式的一种,七声音阶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現代小音阶"四 形式。小调的色彩一般较大调黯淡,常用来表达悲哀、忧郁的情绪。自然小调(小音阶)的二三 两音间与五六两音间为半音。
15:纯律(just intonation)
  与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阶中各音与主音的关系均为纯音程。由于这样形成的半音无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随便转调,现已被历史所淘汰。
16:主音(key-note)
  调式音阶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把一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全音(semi tone、whole tone  将一个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为半音,两个半音相当于全音。半音相当于小二度, 全音相当于大二度。
1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
  根据协和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协和音程(纯1、4、5、8度)和不完全协和音程(大、小3 、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协和音程。
19:音程(interval)
  指两音之间的距离。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度数相 同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20:十二音体系 (tweleve-tone system, tweleve-note system)
  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柏格于1921年创立。作曲家放弃传统的调式、调性 与和声体制,将半音音阶中的十二个音任意排成一年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处理, 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现过,否则任何一个音不得重复。
21:五声音阶 (prentatonic scale)
  八度内有五音,谓之"五声音阶"。
22:七声音阶 (diationic scale)
  八度内有七音,就称为"七音音阶"。
23:力度 (dynamics)
  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以力度记号表示,如f(强)、p(弱)、<(渐强)、>(渐弱)等。
26: 不定音高 (inderterminate pitch)
  乐曲中所采用的没有明确音高的声音叫不定音高。实为噪声,原不属于乐章范围。现代派作 曲家常用之,如锯木声、折纸张声、打字声、扫地声、敲击声、嘘声、呼啸声等等。
27:不对称节奏 (asymmetric rhythm)
  又称"复节奏"(polyrhythm)。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广义言之,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28:切分音 (synopation)
  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1)、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2)、休止强拍位置;  
 (3)、弱拍音改为强拍。
29:无调性 (atonality)
  指乐曲的构成没有一定的调性基础。
34:平行五度 (parallel fifths)
  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平行 五度之出现。
35:平行减七弦 (parallel diminished seventh)
  和弦进行的方式之一。减七和弦由四个音连续小三度叠置而成,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倾向性。 减七和弦连续出现而不加解决,就是"平行减七和弦"。
37:节奏 (rhythm)
  构成乐曲的基本因素有乐音的高度、乐章的时值(包括休止)、乐音的强弱三种。 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
38:节拍  
  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
42:主调音 (tonic keynote)
  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
43:主调音乐 (homophony)
  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
45:半音音阶 (chromatic s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为"半音",谓之"半音音阶"。
50:全音音阶 (whole-tone sa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
53:华彩段(cadenza)
  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
55:声部(part,voice)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57:转调(modulation)
  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
58:拍子(beat)
  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 signayure)表示。
62:和声(harmony)
  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 、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63:和弦(chord)
  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
65:变和弦(altered chord,chromaytic chord)
  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
66:〖单调音乐〗 (monophony)
  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 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69:复调音乐(polyphony)
  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counterpoint)基本相同。
70:复对位(compound counterpoint)
  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 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
71:音域(compass)
  人声或乐器发声的音调广度,常以其高低两极音表示之。各种音域,其各局部的音质不相同,这种局部,称为音区(register),在人声则称为声区。
72:音程(intreval)
  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
73:音高(pitch)
  乐音在音阶上的绝对高度。如c音、d音等。在物理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在 心理感觉上,音高之决定还稍受音的响度的影响。
74:音调(idiom)
  某一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风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调。
75:音阶(scale)
  音乐上所用的音,根据一定规律,在八度内按高低次序排列之,即成音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皆有其独特的音阶。
78:美声唱法(bel canto)
  声乐表演风格之一。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罗 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
80:配器(orchestration)
  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
81:调式(mode)
  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乐曲之构成而无一定的调性 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
83:旋律(melody)
   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公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律的。
94: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
(1).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
(2).调、和声;
(3).力度;
95:音乐的分类
(一) 音乐按声部和声部状况可分为: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96:音乐的分类
(二) 音乐按照性质分可分为:纯音乐、标题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
97: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98:调号
  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時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
99:节拍
  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100:旋律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组织起来的长短关系叫节奏。

节拍: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以上两个概念常常会使人混淆不清,所以在最初时必须先对它们有个了解。

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拍子:表示节拍的单位叫“拍”,将“拍”按照一定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小节:计算乐名、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单位。(拍是组成小节的基本单位)。

小节线:乐谱中强拍之前垂直于五线谱的线称“小节线”。

段落线:乐曲分段时用。

结束线:乐曲结束时用。

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

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2/4、3/4等)。

   2、复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4/4、6/8等)。

    3、混合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5/4等)。

    4、变拍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比如开始是2/4,在中段变成3/4。)。

弱起:乐曲不在强拍开始叫弱起。

切分音: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部分,这个音就叫“切分音”(造成一种特别奇妙的节奏效果。比如新疆歌曲)。

节奏的特殊划分:1、三连音:将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三部分(打的时候三个音一样强,靠感觉打比较容易。)。

    2、五(六、七、九)连音:将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五(六、七、九)部分。



在进行曲式分析之前,必先知道调式,及调式的构成(由大、小调构成的。)

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调式中最稳定的音。),这个体系就叫调式。

接下来说的是调式的构成,主要有大、小调构成,大、小调的概念如下:


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三和弦。简称“大调”,包括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自然大调:大调的基本形式,应用最广。

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

旋律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ⅶ级都降低半音。

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小三和弦。简称“小调”,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自然小调:小调的基本形式。

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ⅶ级半音升高半音。

旋律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ⅵⅶ级都升高半音。

      下面我将了解调。调与调式是不同的。由基本音级(就是do、re、mi 等音)所构成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c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就是从do到do排列),主音为c,叫做c调。

    g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主音为g,叫做g调。

    d调:将g调中所有的音都升高五度,主音为d,叫做d调。依次类推,可得到a、e、b、#f、#c调。

还有些补充内容了解一下即可:

升号调:g、d、a、e、b、#f、#c、#g、#d、#a、#e、#b调的调号都用升号表示,所以叫做升号调。

降号调:f、b、e、a、d、g、c、f调的调号都用降号表示,所以叫做降号调。



音程乐理基础,在看和弦之前先了解音程。

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它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旋律音程:两个音先后奏响叫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两个音同时奏响叫和声音程。


冠音、根音是术语它们的意思:音程中,高的音称冠音;低的音称根音。

音程的度数: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含线与间的数目叫度数。

音程的音数:音程中所包含全音和半音的数目叫音数。


自然音程:纯音程(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大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叫做“自然音程”。下面一一细讲:

纯一度:音数为0的一度。 小二度:音数为1/2的二度。

大二度:音数为1的二度。 小三度:音数为1 1/2的二度。

大三度:音数为2的三度。 纯四度:音数为2 1/2的四度。

增四度:音数为3的四度。 纯五度:音数为3 1/2的五度。

减五度:音数为3的五度。 大六度:音数为4 1/2的六度。

小六度:音数为4的六度。 大七度:音数为5 1/2的七度。

小七度:音数为5的七度。 纯八度:音数为6的八度。

协和音程:1、极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极为融合的纯一度和纯八度。2、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融合的纯四度和纯五度。3、不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不十分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 
不协和音程:听起来不融合的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增、减、倍增、倍减音程。

除此之外还有:

变化音程:除增四度和减五度,一切增、减、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变化音程”。

增音程:大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时,叫增音程。

减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时,叫减音程。

倍增音程:增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时,称为倍增音程。

倍减音程:减音程减少半音时,称为倍减音程。


音程还有其他内容:

单音程:不超过八度音程叫做单音程。

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听时,音响效果相同但写法和意义不同的音程叫等音程。

音程的转位:音程根音与冠音位置的互换。

附带一下音程转位的规则:1、转位音程的度数=9-原音程的度数;2、纯音程转位后仍为纯音程;3、大音程转位后成为小音程;4、小音程转位后成为大音程; 5、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减音程;6、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增音程;7、倍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倍减音程;8、倍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倍增音程;9、增八度音程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倍增八度音程转位后应是倍减八度。  

本文来源:http://www.rzshzz.com/jiaoanxiazai/25716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