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找找范文网!

MBA管理分章节习题集(三)

班级管理 时间:2023-05-12

【www.rzshzz.com--班级管理】

第五章      组织职能

简答题

1.明确组织目标,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答:组织就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它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组织设计。

2、请您简述管理的组织职能。
答:组织就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它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组织设计。

3、请您简述管理层次及其影响因素
答:组织中从最高主管到具体工作人员之间的不同层次称之为管理层次。一个组织管理层次的多少,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
在管理幅度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组织的规模大小成正比,组织规模越大,包括的成员数越多,需要的管理层次就越多。
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每个主管所能直接控制的下属人数越多,所需的管理层次就越少。

4、请您简述管理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答:管理者能直接有效地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为管理幅度。有效管理幅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

5、请您简述工作内容和性质对管理幅度的影响。
答:1)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2)下属工作的相似性。3)计划的完善程度。4)非管理性事务的多少。

6、请您简述工作条件对管理幅度的影响。
答:1)助手的配备情况。2)信息手段的完备情况。3)工作地点的接近性。

7、请您简述管理者的权力及其构成。
答:“权力”通常被描述为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特指在某个管理岗位上的人,对整个组织或所辖单位及人员的影响力,简称管理者影响别人的权力。权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制度权:组织正式授予的权力,包括组织活动的决定权、指挥权和对组织成员的奖惩权。专长权。个人影响权。

8、简述分权程度的标志及其实现途径。
答:组织分权程度的标志关键在于决策权或命令权是集中还是下放。主要表现为:更多、更重要的决定可由低层管理层次做出。较高管理层次有更多的职能运行受到较低管理层次决定的影响。较低管理层次做出的决定较少受较高管理层次的检查。分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改变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制度分权)。主管人员在工作中授权。

9、简述影响分权的因素。
答:促进分权的因素有: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活动的分散化。培养后备管理队伍的需要。管理者不愿分权的原因有:为了维护政策与命令的一致性。缺乏分权所需的合格的管理人员。

10、简述非正式组织的产生过程。
答: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正式组织中的某些小群体成员,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被其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形成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

11、简述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答: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在于:为职工提供在正式组织中很难得到的心理需要和满足。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的合作精神,最终改变正式组织的工作情况。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在于:如果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发生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可能会束缚成员个人发展。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造成组织创新的惰性。

12、管理者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如何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答:1)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相吻合。2)通过建立、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与改变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作出积极的贡献。

13、简述直线职权和参谋职权的区分标准。
答:首先,职权关系不同。直线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指挥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与行动的权力。参谋关系是一种服务与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其次,在组织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不同。把那些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有直接责任的部门称为直线机构。把那些为实现组织目标协助直线人员有效工作而设置的部门称为参谋机构。

14、如何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
答:合理利用参谋的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关系:明确直线与参谋的关系,分清双方的职权关系与存在价值,从而形成相互尊重、互相配合的关系。
授予权力:授予参谋机构必要的职能权力,以提高参谋人员的积极性。
提供信息:直线经理为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条件,以便从参谋人员处获得有价值的支持。

15、简述组织设计的内容。
答:组织设计包括机构设计和结构设计。
机构设计是在分解目标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需要设置哪些岗位和职务,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岗位和职务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
结构设计是根据组织业务活动及其环境特点,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16、简述组织设计的根本任务和工作步骤。
答:组织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
组织设计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步骤的工作:职务设计与分析\部门划分\结构形成。

17、简述组织结构与战略的关系。
答:战略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方针和方向选择的总称。
在组织结构与战略的关系上:一方面,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的现实。另一方面,一旦战略形成,组织结构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战略实施的要求。
战略选择的不同,在两个层次上影响组织的结构:不同的战略要求开展不同的业务活动,这会影响管理职务的设计。战略重点的改变,会引起组织的工作重点及各部门与职务在组织中重要程度的改变,因此要求对各管理职务及部门之间关系作相应的调整。

18、简述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及其优缺点。
答: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直线制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有:
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
若授权职能部门权力过大,容易干扰直线指挥命令系统。
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可能增加管理费用。
注意:直线职能制仍被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

19、简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答: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公司能把统一管理、多种经营和专业分工更好地结合起来,公司和事业部的责、权、利划分比较明确,能够较好地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事业部制以利润为核心,能够保证公司获得稳定的利润。
能为公司不断培养出高级管理人才。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需要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运作和监督事业部的生产经营活动。
管理机构较多,管理人员比重较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
由于分权,可能出现架空公司领导的现象,从而削弱对事业部的控制。
各事业部都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相互间竞争激烈,可能发生内耗,协调起来比较困难。

20、简述组织结构的“斯隆模型”及其一般做法。
答:“斯隆模型”就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它是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一般做法是:总公司成为决策中心。在总公司下按产品或地区分为许多个事业部或分公司,它们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在下面的生产企业则是成本中心。注意:事业部制是欧美、日本大型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有时也称之为“联邦分权化”,因为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

选择题

1.国际上大型兼并重组不断产生,这表明:
A.兼并重组有利可图B.强强联合,应付竞争
C.大型企业要获得垄断力量D.企业在追赶潮流

2、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A.管理层次复杂化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D:锥型结构更受欢迎

3、在企业中,财务主管与财会人员之间的职权关系是:
A.直线职权关系B.参谋职权关系
C.既是直线职权关系又是参谋职权关系
D.都不是

4、管理层次较多而管理幅度较小的锥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A.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B.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
C.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D.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满足感。

5、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越少,其管理幅度就会: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

6、企业管理人员涉及组织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确定各个管理部门和岗位,规定他的责任和权利。这些工作衩称为:
A.职能分析B.管理规范设计
C.组织结构设计D.协调方式的设计

7、关于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下述说法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A.管理层次一般与组织规模成正比
B.在组织规模一事实上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C.组织成员越多,管理层次一般也就越多
D.主管所能直接控制的下属越多,管理层次一般就越多

8、把生产要素按照计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要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把计划工作中制定的行动方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岗位,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管理的: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9、组织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部门划分B.职务设计与分析
C.人员的激励D.组织目标的分解

10、现代大公司广为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制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制

11、正式组织的活动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其基本特征是:
A.自发性B.内JU性
C.不稳定性D.正规性

12、组织成员的满足程度最低的信息沟通方式是:
A.链式沟通B.环式沟通
C.轮式沟通D.全通道式沟通

13、一个组织的下级向上级汇报情况属于:
A.纵向信息沟通B.横向信息沟通C.斜向信息沟通D.非正式的信息沟通

14、易导致多头领导,不能实行统一指挥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制

15、下列哪项因素不利于企业实现组织的分权:
A.组织规模很大B.活动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C.高层对低层的决策控制程度低D.企业内部政策具有统一性

16、在下述哪种情况不,管理幅度可以适当的加大:
A.所处管理层次较高的主管人员B.工作环境不稳定
C.计划完善D.不同下属工作岗位的分布比较分散

17、要想避免多头领导和多头指挥,就必须做好组织中的哪项工作?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18、职能制的优点是:
A.权力统一B.命令统一
C.解决主管负责人对专业指挥的困难D.决策讯速

19、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
A.工作能力B.工作环境
C.工作情绪D.工作内容和性质

20、对于规模较小、任务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
A.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B.直线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C.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形式D.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综合题

1.案例:BT公司经营业务的发展与组织(每小题2分,共10分)
BT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1992年8月,注册资本6800万元。公司主要从事家用电器的制造和销售,兼营房地产开发、科技开发与咨询、商业贸易、进出口业务等。
BT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1968年的一家集体企业,在1980年前生产过塑料瓶盖、汽车刹车阀、柴油发电机等产品。1980年开始生产金属风扇,产品曾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7年,该企业被批准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次年被省政府授予自营进出口权,可直接面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以及进口生产所需设备、原材料等。1988年,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均突破1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超过400万美元。直接附属于该企业的BT风扇厂。在1989年及1990年先后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
为开拓国内庞大的家电市场,这家经营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乡镇企业,在1990年与外商合资兴办了BT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1992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以该企业为核心组建了BT电器企业集团。同年5月,BT集团核心企业改组为一家股份公司,三个月后遂更名为“BT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T公司)。
BT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系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组成。公司总部设有总经理办公室、行政人事部、财务部、经营部、销售部、进出口部、证券部、法律宣、广告科、研究所、技术委员会等机构。BT公司下设风扇厂、空调设备厂、家电厂、房产公司、贸易发展公司和节能工程研究开发中心。BT公司还拥有控股和持股的企业,如BT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WL电机制造有限公司、WL钢铁开发有限公司等。
BT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空调器、电风扇、微电机、小家电等等。BT公司认为,空调器、小家电在国内外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国内空调器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缓慢启动,20世纪90年代后年需求量迅速增加。空调器的主要消费者为社会团体和城镇居民,这块市场1991年底的普及率为1%左右。至于广大农村地区,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和供电问题的解决,也将会对空调器构成需求。因此,BT公司预计今后十年将是空调器的高需求期。
BT公司同时看到,与强劲的市场需求相对应,国内空调器行业也迅速成长;生产能力是急剧扩大之势,1992年底全国空调器的生产能力已达300万台,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迹象。国内当时有80余家空调器主要生产厂家,不过没有任何一家的规模超过40万台~50万台。
BT公司从1986年开始生产空调器,到1991年底已有窗式、分体式、柜式三个系列共27个型号。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检测设备,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形成了年产30万台空调器的生产能力。1992年,BT空调器产销量达到11.4万台,销售额为2.2亿元,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为8%。次年,公司又利用新股发行收回的股金扩大生产能力,使空调器生产规模从30万台提高到50万台。最近几年,BT公司的空调器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998年时产销量已达到100多万台,并一举夺得本行业全国三个第一。空调器出口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BT小家电产品最初是利用风扇生产富余的设备和场地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能力仅10万台,主要产品为暖气机、加湿器、冰箱蒸发器,1992年实际产销量为17.1万台。1993年,BT公司着眼未来发展,将这些小家电从风扇生产体系中独直出来,成立了家电厂,并投资1600万元将其生产能力扩大到50万台。后来又经发展,到目前BT小家电产品已跃居行业前列。据统计,1998年BT风扇产销1000多万台,高居全球销量冠军宝座;电饭煲产销150万台,稳坐国内行业头把交椅。另外,BT集团已在近日公开宣布准备建造中国最大的小家电制造基地,预计包括风扇、电饭煲、电磁炉、饮水机、电火锅以及即将推出的微波炉等在内的小家电产品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
随着各项经营业务的发展,BT集团在1997年开始推行事业部制改革,按照产品类别将原有经营单位分为五个事业部,即空调、风扇、电饭煲、电机和小家电事业部。改革激发了各经直率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组织运行中也发现,风扇与电饭煲这两类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互补性。为优化资源配置,BT公司在1999年下半年又将风扇事业部和电饭媛事业部重组为BT小家电事业一部(原来的小家电事业部相应更名为小家电事业二部)。小家电事业一部由国内营销公司、国外营销公司和六个生产厂组成。营销公司与生产厂之间的关系由单纯的产销关系转变成买卖关系,营销公司是生产厂的顾客,营销环节的问题由两大营销公司全权负责,制造质量和设备质量造成的损失则由生产厂承担。BT公司认为,新体制的推行将使该事业部全面进入“市场经营”和“顾客服务”状态中。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46.同属于BT集团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如:①风扇厂、空调设备厂、家电厂;②房产公司、贸易发展公司;③BT冷气机制造有限公司、WL电机制造有限公司、WL钢铁开发有限公司,它们各自与BT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关系是:
A.均为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
B.均为企业内部指挥链上的行政管理关系。
C.均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间的产权联结关系。
D.①、②类为分厂、分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③类为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

47.根据案例材料,1992年时,国内市场空调器产销量的总规模达到:
A.2.2亿元。B.30万台。C.约142.5万台。D.约300万台。

48.BT公司在1997年开始推行事业部制,这是一种何类性质的改革?
A.经营权力的下放。B.部门划分方式的转变。
C.部门化方式和经营权力的同时调整。D.无法从案例材料中谁知。

49.在1997年开始推行“五大事业部”的改革至1999年下半年重组设立“小家电事业一部”前这段时间内,原设于BT公司总部的一些机构,哪些最可能在此次改革中被调整或撤消?
A.经营部。销售部。B.进出口部、广告科。
C.证券部、法律室。D.研究所、技术委员会。

50.BT公司先是设立进出口部,后又设国外营销公司,这说明其国际化经营进入了如下哪一阶段?
A.商品贸易。B.跨国投资。
C.在海外设立子公司。D.已经成为一家跨国公司。


案例解析:BT公司经营业务的发展与组织
46.(D)解析:根据BT公司属下的这些单位是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来判断。
47.(C)解析:从案例材料中得知,1992年,BT空调器产销量达到11,4万台,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为8%,由此推算出当时全国空调器产销量规模为11.458%=142.5万台。
48.(C)解析:由职能型结构变为事业部制,部门划分方式和权力关系同时发生了转变。
49.(A)解析:有关产品销售和经营的权力必须一下放给事业部,这是实行事业部制最起码的条件。而这方面权力下放后,总部相应的机构可以撤消。
50.(A)解析:无论是在总部设立进出口部,还是在国外设营销公司,都是为了销售公司在本国所生产的产品,故仍处于商品贸易阶段。

案例2:英特尔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
1968年,英特尔公司开始创业,在70年代未,英特尔公司的先导技术不可逆转地引起了电子计算机和通讯产业的革命。到了80年代,半导体成为影响社会变革与产业革命的基石。然而,连续不断、快速的技术变革与来自日本企业的强有力的竞争挑战,又使英特尔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挑战。
1985年,英特尔决定关闭俄勒冈的DRAM(动态存储器)第五实验室。同时,英特尔宣布开始供应32位的80386。386微处理器引起了电子工业界的极大兴趣。仅仅一年以后,在1986年秋,新的386系列的产品已开发完成,开始供应。386对已有软件的强大促进能力使其成为英特尔历史上产量最大的微处理器。在1987年底,也就是公布386两年之后,英恃尔已供应了约80万片芯片,而80286在同期只供应了50万片。在1988年,386的产值达10亿美元,约占英特尔全部收入的30%~40%。
英特尔80年代早期的质量促进工作,已经促进生产线稳定性提高,产品整体质量上升。但作为386的惟一货源,英特尔需要努力满足对386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英特尔开始开发1微米的386,尝试将原来的1.5微米芯片大大缩小。更高的芯片功能与集成度,使缩小了的微处理器有更多空间去包含新的特性。缩小尺寸不仅提高了芯片性能,也大大增加了芯片产量。同时,在电子行业中客户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日益风行。英特尔提供给福特公司微控制器产品8061,福特公司认为总成本比产品标价更重要,并要求与英特尔紧密合作,降低8061的生产成本。
1989年4月,80486诞生。486微处理器有100多万个晶体管,包含的电路元件是386的4倍。486的设计共耗费130人年,而386是80人年。486得益于英特尔开发的专有设计工具的改进。486开发的总投资在2亿美元以上。为了保证其兼容策略,英特尔设计了新的技术以运行旧版本软件。
1997年,英特尔宣布推出P6系列的微处理器芯片。

选择题(共8分)

1.英特尔为什么要关闭俄勒冈的DRAM第五实验室?(1分)
A.可能是由于俄勒冈的DRAM第五实验室经营不善
B.英特尔公司在DRAM市场上业绩不佳
C.英特尔需要集中人员开发公司的核心产品
D.俄勒冈离公司总部太远,管理和沟通不便

2.英特尔为什么要致力于缩小386芯片的尺寸?(1分)
A.缩小386芯片的尺寸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B.缩小386芯片的尺寸可以说明英恃尔已经掌握了微米技术
C.缩小386芯片的尺寸可以提高企业的产量
D.缩小386芯片的尺寸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从经营环境角度来看,福特公司对于英特尔来说是:(1分)
A.特殊组织B.资源供应商C.服务对象D.竞争对手

4.开发486需要大量的各种资源投入,对于英恃尔来说,应采用以下哪种形式(1分)
A.直线制B.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5.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电子产品设计和生产上:(2分)
A.日本企业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
B.英特尔公司在先导技术上具有持续领先的地位
C.价格比性能和质量更重要
D.产品寿命周期缩短

6.80年代早期,英特尔公司在386微处理器市场上处于:(2分)
A.垄断竞争B.完全垄断C.完全竞争D.寡头垄断

答案:1.C 2,D 3.C 4.D 5.D 6.B


案例3:D公司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
不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是适应不同产品结构、人才结构和科技结构,发挥企业各种资源效率的内在要求。D公司近年来在组织机构方面的改革主要有:
1.逐步推行事业部制。为了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已势在必行。D公司精心研究和策划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方案,作出了先实行模拟事业部制,而后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决定,将厂部的八个职能部门重新合并成八部一室,压缩或分流102名处室人员。这一措施激发了各经营分厂的活力,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而厂部的工作则着重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协调各经营分厂的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等更高层次的决策。
2.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早在80年代末期,D公司采用以工艺专业化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但常常出现如下问题:(1)该种生产组织是跨行政部门的,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时,有时难以协调;(2)由于原料品种多,可能会引起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影响生产效率。D公司对该公司的产品的生产组织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要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车间,于是打破了原来低效率的工艺专业化生产格局,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一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3.改革科研体制。1991年以前,D公司将研究所集中于总厂,负责全厂的技术开发,由于科研人员远离市场,缺乏市场意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品种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一矛盾,D公司作出了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的决策,即解散远离市场的集中式新产品开发研究所,而将其转移到相关的经营分厂。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在:(1)技术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消除了科研与生产、销售脱节的弊端;(2)由于有了经济观念,产品开发中的不合理费用得以减少。
4.引进多种经营机制,实行“一厂多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有其各自的优势,国有企业引进多种经营机制、提高自身活力是一种新的尝试,D公司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D公司的传输分厂积极采用横向联合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一方面与某省古荡镇政府合办企业,解决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地与厂房和企业富余人员的流向问题;另一方面与香港一家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爱华达有限公司,生产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SDH同步数字传输光端机,既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又得到了先进的技术。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D公司推行事业部制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决策层次B.精简人员
C.经营自主权下放D.提高决策效率

2.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最可能出现的灾难性问题是:
A.企业科技人员地位下降B.企业科技人员收入下降
C.企业科技人员任务不饱满D.企业长远科研项目停顿

3.对D公司的组织创新效果的评判,以下哪一点不甚正确:
A.带来了经济活力B.无显著经济效益
C.带来了人事变更D.获得了新的管理方式

4.D公司的事业部建成后,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A.决策混乱B.企业文化不一致
C.总厂资金回收困难D.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下降

5.“一厂多制”最合理的理论概括是:
A.多种经营体制的互补B.合资合作是大势所趋
C.经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D.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微观化

答案:1.D 2.D 3.B 4.D 5.A

案例4:总部设在美国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公司创建于1916年,是世界航空航天业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于20年代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航空邮政业务;30年代建立了自己的全金属运输机系列,二次大战期间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次大战后率先把喷气式飞机送上了蓝天。波音公司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惊人成绩。到1991年,波音公司的销售额达到29314亿元,利润额为1567亿美元,雇员16余万,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三十二位。
然而,在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背后却是披荆斩棘的历程,波音公司的事业关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最让波音人刻骨铭心的是60年代末期,蒸蒸日上的波音事业开始由于日趋庞大的机构运转不灵了。当时仅总部机构就达2000多人,官僚习气滋生,遇事互相扯皮,更糟糕的是公司领导人陶醉于已取得的赫赫成就,无视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益强劲的同行,躺在一两项大宗的官方合同上过舒服日子。很快惩罚来了,公司装配厂里摆满了卖不出去的喷气客机,曾有18个月公司竟无一张订货单,此时公司的老板们才惊恐地发现曾一度拥有的高效率已不存在。
与此同时,世界飞机制造业强手迅速崛起,特别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和老对手麦克
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实力雄厚,相继推出先进的新型飞机,其势直逼波音,波音公司面临强劲的挑战。
威尔森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波音公司的董事长。30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使他深谙企业面临危机的症结和回天之术。他一到任便使出被人称为“威尔森5招”的措施,使皮音公司迅速摆脱了困境,再次走向辉煌。
1、精兵简政。“新官上任三把火”,威尔森到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力排众议,精兵简政。
他从庞大的公司办事机构中调出1800名技术、管理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并把决策权逐级下放,将责权与各级主管负责人的经济利益挂钩。紧接着公司又大量裁减雇员,仅西雅图地区,就从105万雇员中裁掉38万人,这是一段至今仍使波音人回想起来心有余悸的历史。但这一做法立竿见影,公司的办事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2、研究与开发。为了振兴波音,公司在60年代末共投入了69亿美元的研究和开发经费,70年代后期面临石油危机,威尔森不惜投入30亿美元研制出被认为是现代民航史上最经济、最省油、最安全的“波音757”、“波音767”两种新型客机。波音公司的R@D经费逐年提高,1988年为751亿美元,1989年为754亿美元,1990年为了开发产品和新技术投入了16亿美元的新仪器和设备费用以及827亿美元的科研开发费。1991年R@D经费增到1417亿美元。在愈来愈激烈的竞争面前,波音公司把加强研究和开发放在了首位,力争走在同行的前面。
3、质量就是生命。对于飞机制造业来说,产品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命”和前途,而且涉及到亿万乘客本身的生命和安全。因此波音公司对产品质量格外重视。他们认为从长远看,无论在哪个市场上,唯一经久不衰的价值标准就是质量本身。公司要求每一个职员都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每一个工厂,每一部门都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每一个部件、零件甚至每一颗螺丝钉都以第一流的质量出厂。威尔森逢会必讲:质量是飞机的生命,质量不合格就意味着杀死人的生命。
此外,飞机飞行是否安全还取决于航空公司是否对飞机进行严格的定期检测和维修,机组人员是否严格按规定操作以及天气恶劣的程序等。波音公司对可能的飞机事故高度重视,他们重新设计了生产程序,以杜绝隐患。在车间里,工程师们对每个工人的每项工作进行严格检查,公司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监控,联邦航空局任命的检查员对每架飞机的检查多达800多次。波音747-400S型大型客机研制后接受了1500小时的飞行检验、1900小时的地面检验。这些检验涉及17000项不同功能,700多万个数据,如此严格的检测真是近乎“无衣无缝”。公司副总裁菲力普·康迪特先生说:“完全杜绝人为的错误事实上是难以办到的,但我们需要制定清楚的操作管理程序,发现错误马上改正,这是波音的传统。”
4、重视推销。美国航空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唐纳德·劳埃德曾说过:“从技术上说,波音公司是非常能干的,但各克希德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也非常能干,主要的区别是波音公司有独特的推销方法。杰出的推销艺术使买主感到波音公司能充分理解自己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强烈的信心,信为波音公司说话一定能够兑现并对顾客一视同仁。”
多年来,为了保持世界上最大民航飞机制造商的地位,为了同日益强劲的对手争夺有限的新订单,波音公司在推销上竭尽全力,采取了灵活应变的制胜谋略。例如:为了将波音757S飞机推销给伊比利亚航空公司,波音公司签订了允行西班牙CASA公司为波音飞机生产零件的合同,作为对英航订购21波音747-400S客机的回报,波音公司将一个零件仓库设在伦敦附近……波音公司就是这样竭尽全力地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产品,绝对不放弃任何一个市场机会。如今波音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单独出口者,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售后服务。为全世界7000多架波音飞机提供维修服务,是波音公司的另一项重要业务。
公司拥有一支效率高、技术硬的维修队伍,只要顾客需要,波音的维修人员就会以最快的速
度从西雅图赶到全世界任何地方。不少买主赞叹:我们在星期一下午向波音公司说需要一个
零件,星期二上午我们就能得到这个零件。在波音没有“一锤子买卖”,公司在买主之中赢得了比合同和买卖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誉和信任。
由于成功地运用了上述策略,波音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累累硕果,波音的事业持续繁
荣。波音公司的历史启示我们: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娴于策略的制定、执行和管理过程,而且取决于它永不松懈的进取精神。

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波音公司在60年代的营销观念是:(2分)()
A.产品观念B.推销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社会营销观念

2.可以肯定的,波音公司在威尔森上任后:(2分)()
A.管理层次减少B.管理层次增加C.管理幅度加大D.难以确定

3.威尔森上任后,波音公司的营销观念变为:(1分)()
A.产品观念B.推销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社会营销观念

4.售后服务属于整体概念中的:(2分)()
A.投入产品B.形式产品C.延伸产品D.B和C

5.波音公司的组织机构形式是:(2分)()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6.下列职权中,不属于董事会的有:(1分)()
A.聘任或解聘公司总经理B.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C.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D.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答案:1.A2.D3.B4.C5.C6.D


案例5:埃贡·施内尔是一位曾在某民子公司工作的聪明年轻的工程师,虽然作为一名工程师他在公司事业上十分成功,也十分喜欢自己的工作——开发电子游戏机。但他还是决定辞职成立自己的VGI公司。他想尽方法,四处借钱,也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来经营,尽管如此,他失败了,而且几乎破产。最后,在一家大型零售联企业给予他一张为数很大的订单之后,他取得了成功。但成功之后接着又是失败,失败之后又取得了新的成功。
雇员喜欢在施内尔的公司工作,因为这里的气氛轻松,这种轻松的气氛有助于新想法的发展。可是,来自大型的、井井有条的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了。尽管如此,一些绝妙的主意使市场对某些产品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公司跟不上生产,但是,扩大生产需要资本,于是,施内尔先生决定公开发行股票与某一大公司联营,这一做法使公司增加了几百万美元的资金。施内尔先后决定继续担任VGI公司的总经理,但他经营公司的兴趣明显减少,观察家们描述此时的公司状况为“一团糟”。施内尔先生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总经理,同意改组公司,由约翰·纽瑟姆先生担任公司的总裁,这位新上任的总裁的首批决定之一是任命一名新的销售经理,以克服以前由有技术经验的人员担任此职务的弱点。
纽瑟姆先生还行使了强有力的管理领导权,制定了许多新程序,规定了明显的目标,设置了严格的财务控制。由松散管理到严格管理这一改变,触怒了许多老资格的工程师,他们中的很多人离开了公司,有些甚至成立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从而成为他们以前工作过的公司的直接竞争者。
回答下列问题:
1.施内尔先生初期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2分)()
A.初期VGI公司处在以生产导向的卖方市场,适于采用职能组织机构
B.初期的VGI公司规模较小,易于管理
C.将决策权下放至组织机构最底层
D.相信技术工程师可以做好销售经理

2.施内尔先生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2分)()
A.权力过于分散
B.不能均衡授权
C.企业的组织机构不能随企业的目标,计划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D.权力不分明

3.约翰·纽瑟姆围绕人员进行组织的变更,结果使许多老资格的工程师纷纷离开公司,这一事实说明纽瑟姆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是忽视了:(2分)()
A.围绕人员进行组织工作的风险性B.不同的人会希望干不同的事
C.所有必要的任务都有人愿意承担D.充分发挥雇员的长处

4.领导者按照被授权者的才能大小和知识水平高低予以授权,被称为:(2分)()
A.权以能授,爵以功授B.分权原理
C.不可越权授权D.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5.施内尔先生领导的集权程度与纽瑟姆先生领导的分权程度相较:(2分)()
A.前者低,后者高B.前者高,后者低
C.两者都高D.两者都低

6.结合案例,按照权受理论,你认为领导是否有效取决于:(1分)()
A.领导者是滞适应所处的具体环境
B.固定不变的领导行为
C.领导者个人的品质和修养
D.民主型领导还是放任型领导

7.根据以上分析,你以为良好的组织工作应该是:(2分)()
A.对外部环境和组织目标的调查
B.组织的长期随机变动
C.对组织内外环境和适应性调整
D.组织的重大变革

答案:1D2C3A4B5C6A7C

分析题

一、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的苏·雷诺兹
苏·雷诺兹今年22岁,即将获得哈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本科学位。在过去的两年里,她每年暑假都在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打工,填补去度假的员工的工作的空缺,因此她在这里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目前,她已接受该公司的邀请,毕业后将加入互助保险公司,成为保险单更换部的主管。
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是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仅苏所在的总部就有5000多人。公司奉行员工的个人开发,这已成为公司的经营哲学,公司自上而下都对员工十分信任。
苏将要承担的工作要求她直接负责25名职工。他们的工作不需要什么培训而且具有高度的程序化,但员工的责任感十分重要,因为更换通知要先送到原保险单所在处,要列表显示保险费用与标准表格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某份保险单因无更换通知的答复而将取消,还需要通知销售部。
苏工作的群体成员全部是女性,年龄从19岁到62岁,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大部分人是高中学历,以前没有过工作经验,她们的薪金水平为每月:420美元到2070美元。苏将接替梅贝尔·芬彻的职位。梅贝尔为互助保险公司工作了37年,并在保险单更换部做了17年的主管工作,现在她退休了。苏去年夏天曾在梅贝尔的群体中工作过几周,因此比较熟悉她的工作风格,并认识大多数群体成员。她预计除了丽莲·兰兹之外,其他将成为她下属的成员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丽莲今年50多岁,在保险单更换部工作了10多年。而且,作为一位“老大太”,她在员工群体中很有分量。苏断定,如果她的工作得不到丽莲的支持,将会十分困难。
苏决心以正确的步调开始她的职业生涯。因此,她一直在认真思考:一名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问题:影响苏成功地成为领导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了帮助苏赢得和控制丽莲,你有何建议?

分析题一答案:
苏的特点是:有较好的专业背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缺乏担任领导的经验。因而在委任为主管以后,其关键是如何积累领导经验,干出成果,树立威信。丽莲明显有非正式组织领袖的特征,因此,苏在工作初期应尊重丽莲,主动地与之搞好关系。然后,可考虑用处理非正式组织的方法处理此事。


二、明鑫集团调整组织结构
住院——58岁的江西明鑫企业集团公司总裁江方终于住进了医院。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以前公司卫生所的李大夫就曾向他建议,由于他的心律有点问题,希望他能够去医院治疗与休息一段时间。可公司让江总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哪能安心住院呢?江西财经大学驻集团专家组组长林教授前天交来的一份关于明鑫集团兽药厂经营状况的调查材料,引起了江总的高度重视。因为其中专门谈及明鑫集团兽药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材料指出:目前集团内兽药产业不景气,兽药厂与发酵制品厂连年亏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集团内部的兽药产业存在着严重的管理体制问题。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兽药产业的亏损问题,就必须彻底改组集团的兽药产业管理体制,调整其管理组织结构,并就此项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见附言)。江总认为这份材料分析透彻,很有见地。他觉得,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也许并不仅仅存在于兽药产业,或许整个集团公司的管理组织结构都有问题。要使集团明年有较大的起色,调整集团的管理组织结构也许就是一项重要的前提性工作。但是,调整集团的管理组织结构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不仅涉及集团组织机构增减并撤和各机构权责利重新确认的问题,还涉及到非常敏感的人事问题。江总最担心的是对集团管理体制动如此大的手术,是否真能达到预期目的,让集团目前停滞不前的经营状况出现明显的改观。他觉得这项工作事关重大,一定要慎重。他必须暂时摆脱总是缠绕在身的繁杂事务,好好静下心来周密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于是,他决定接受李大夫的建议。早晨,他未去公司上班,只给兼任集团办公室主任的总裁助理老张打了个电话,便让司机将自己送到省医院住院来了。
思索
次日下午,江总坐靠在自己的病榻上。他将刚才又重新划览了一遍的那份专家组材料放在了床头柜上,心中开始回忆起集团的发展情况以及集团现行管理组织体系的形成过程。
江西明鑫企业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江西省农业厅下属的国营明鑫生物制药厂。原厂主要生产生物药品、兽药与抗生素原料,效益平平。1986年产值为246万元,利润为31万元。1987年投资建厂生产猪用饲料一举成功,当年实现利润就突破百万元。以后逐年直线上升,1991年实现利润逾1000万元。1992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江西明鑫企业集团公司。1993年经国家审定为国家大型二类企业。集团现有职工1200余人,产品涉及饲料、兽药、化肥、绿色食品等六个产业,在省内外共有生产经营企业科研机构20余个,自有资产总额达2亿余元,年利润最高时超过4000万元,是一个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1994年集团进人全国企业500强行列,在江西省最大工业企业中排第12位,在我国国有饲料企业中排第1位。这个辉煌发展过程的每一步都凝聚了江总的大量心血。
但是进入今年以后,集团的经营却开始出现滑坡。现在已是10月份了,集团的效益状况仍然很不理想。集团所属六个产业共十几家企业,除了饲料厂的盈利水平令江总满意外,其他好几个厂的利润都几近为零。最令他头痛的是作为集团第二大厂的兽药厂还存在较严重的亏损。正是为了揭开这个谜,江总在两周前请江西财经大学专家组派人到兽药厂去看看。专家组的同志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认为明鑫兽药产业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其发展,必须进行大的改革。这对江总震动很大。受此启发,江总则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整个明鑫集团的管理体制是否也到了应该改革的时候了?
客观地说,明鑫集团所采取的管理组织结构确实仍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直线职能制形式。在这种组织结构下,集团实行的是两级管理。上面是集团总部,下面就是各个工厂、公司或科研所等。工厂、公司、科研所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均直属集团总部领导。江总知道,这个体制几乎就是从过去明鑫生物制药厂时期沿用过来的。不同的只是厂部变成了集团总部,车间经过注册后成了法人企业。集团的所有下属企业充其量都只能算是利润中心。它们只负责产品生产与销售,完成总部下达的生产销售任务和利润(或减亏)指标,而在财务、劳动人事、固定资产与技术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方面,均无任何自主权。此外,它们还要分担总部的全部费用。不过外地的子公司与联营厂其经营自主权要大得多。与分布在总部附近的集团直属企业单位相比较,它们在财务、劳动人事及固定资产处理等方面都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这种简单的管理组织结构有它的优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有利于集团对下属各个单位的有效控制,另外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因为在集团内部的各个工业企业中,只有发酵制品厂是完全为本集团内兽药厂、生物药厂、饲料厂(有时也为食品厂)生产相关发酵制品,它们之间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其他各厂在生产经营上都是独立的,彼此很少有生产经营联系与协作。就是包装编织袋厂与饲料厂之间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集团强调饲料厂只能使用本集团生产的编织袋,那么它们两家在生产经营上也是完全独立的。所以让所有企业都直属集团总部领导,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可行的。但是它也存在许多不足,譬如不能适应产业差别和产品市场差别较大的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等等。
当然,对于专家组的那份材料,江总也有一点不同看法。他认为,在管理组织结构上,明鑫集团的饲料产业其实也和兽药产业是一样的。但饲料厂并未因此亏损,反而成为集团的盈利大户,并使饲料产业成为集团的主导产业。为何如此?关键是在饲料产业中,饲料厂与饲料批发市场的关系不同。在饲料产业中,集团所属各饲料厂的产品都可在集团饲料批发市场销售,但这只占各厂产品销售量的很少一部分。每个饲料厂都不依赖集团饲料批发市场,它们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网络,且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这个网络出售的。兽药产业则不同:集团中几个兽药厂的产品都全部集中于兽药批发市场销售。集团的饲料批发市场仅仅是集团饲料产业直接面对市场的一个窗口,而兽药批发市场则成为集团兽药产业所有产品通向市场的惟一大门。各兽药厂均未寻求自己的其他销售渠道。他知道,集团兽药产品的这种销售模式是自己当初决定的。这也许是自己当初决策的一次失误吧。
另外,也有一个问题江总还把握不准,那就是那份材料提出的集团兽药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那份材料建议把原集团的生物药厂、发酵制品厂。兽药厂和兽药批发市场联合起来组建成兽药总公司。兽药总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直接归属集团总部领导。生物药厂、发酵制品厂、兽药厂等均不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而只作为兽药总公司的下属分部等等。按照这个方案,总公司可能还要进行工商注册。而生物药厂、发酵制品厂、兽药厂和兽药批发市场四家法人企业,如取消它们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地位就意味着要将它们注销。否则,它们作为法定的经济实体和纳税人就必须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如果整个集团都按材料提出的这种模式来改革,就可能意味着集团现有的十几个二级企业法人都将注销。这样做,下面的企业,尤其是饲料厂的同志未必愿意。当然,自己也可能不很情愿。想到此,江总无奈地摇了摇头。
决策
经过三天的思考,江总最后认为,明鑫集团的管理组织结构必须进行调整,且在反复斟酌后确定了这次调整的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应该涉及整个集团公司,而不应仅仅包括兽药产业。
第二,外地外省的子公司、联营厂与集团之间的关系是否也包括在这次调整范围之内,视最后方案情况而定。如方案可行则把它们纳入调整范围;如方案尚有不足或大家意见较大,则将它们暂搁一边,待方案实施完善后再作考虑。
第三,调整后的集团管理组织结构必须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各种信息传递与反馈,有利于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权限与分工协作关系,能够充分调动集团、企业等各方面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第四,调整后的集团管理组织结构必须能够明显地改善集团管理目前存在的各种缺陷,使整个集团公司能有效地组织起自己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各个企业单位以后的减亏增盈工作能够取得突出的成效。有关集团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江总准备在认真听取各位副总、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公司聘请的各有关专家教授的意见以后再确定。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明鑫企业集团的管理组织结构属于哪种类型?它具有哪些优点?又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2.你认为作为一个企业集团一般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为什么?
3.你认为明鑫企业集团是否有必要在总部与工厂之间加一"总公司"层次?为什么?
4.你认为究竟该将总公司还是该将下面的工厂作为经济实体,还是将两者都作为经济实体比较好?各种方案在生产、销售、人事、劳动、财务、税收等方面各将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
5.你能否根据案例资料为明鑫集团总裁江方先生设计一个新的明鑫集团管理组织结构框架图,并阐述你的设计思想?


本文来源:http://www.rzshzz.com/jiaoanxiazai/29650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