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找找范文网!

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地理教案 时间:2022-07-26

【www.rzshzz.com--地理教案】

所有城市都需要遵循共同的城市发展一般规律,反映在: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地理区位、地区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才条件(包含政策、技术、管理)、工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基础等要素上。现就有关要素的一些规律性问题提些看法。

1.城市发展动力机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需要来源:
  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建的、融合了自然环境的人工环境。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来自于人的需要,这种需要成为人创建和发展城市的根本动力。把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仅仅归因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对最根本的原因——人的因素的忽视②。因为社会生产力中主要是人,社会生产力之所以提高,还是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城市的发展规律首先应研究人,建设和发展城市首先应“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这样才符合科学发展观,适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建设成舒适、方便、优美、宜居、和谐的城市。否则,忽视人的需要,见物不见人,正是产生种种城市问题、居民的满意度低,造成城市不同程度衰退的理论认识上的重要原因。

2.综合区位对城市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城市的综合区位包括地理区位、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和政治文化区位等。其中前两项属于非流动性要素。一个城市如拥有与其他城市相比更便利、更通达的地理区位,或邻近丰富的自然资源,或是全国首都或省会首府,将在获取各种信息、发展城市生产、开展经济合作、扩大对外贸易、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城市知名度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一些沿海城市和各省首府较为发达就是明证。

3.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业的发展为城市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材料,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被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和早期的资金积累,也大大支援了城市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因而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一方面不断涌向城市,另一方面通过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推动了城市及其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4.工业化、市场化和科技进步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业化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最直接、最巨大的推动力。但过去,我国明显存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象。改革开放后情况有所改变,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正成为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市场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密不可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市场化建立的过程。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市场的作用受到长期抑制。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各类市场迅速建立起来,大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给城市发展注入了重要的新动力。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产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促进城市向集约型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形态,改善了城市环境,加强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化质量的重要动力。

5.文化是对城市发展长远起作用的基础条件和根本动力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与经济密切不可分;知识经济的内核是文化。不能低估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老企业的改造,新产品的开发,经济效益的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经济管理的加强,以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能源、交通等问题的解决,都要靠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要靠教育这个立国之本,要靠大大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说到底,经济的发展要靠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看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竞争力,是否有发展的底气和潜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品位和文化发展水平,因为这些都是对城市发展长远起作用的基础条件和根本动力。

6.政策因素对城市发展起着控制性作用 来源:
  城市的发展既受直接政策如城市人口政策和城市规划建设政策的影响,又受间接政策如产业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不同的城市人口、城市规划建设政策以及不同的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政策,对城市化的的发展进程有着十分不同的作用和结果。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前后不同的城市人口政策、户籍制度和建制镇设置标准,使得城市化水平从被人为地抑制转向迅速提高;两个时期中的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政策,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转向重点发展轻工业和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劳动力流向和投资区域指向,从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状况e。由此明显地看出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控制作用。

7.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城市人群、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除生物以外的自然界、城市设施和城市废弃物所组成的城市生态系统,在其内部以及与其外部其他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着极其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以及人群、车辆和信息的交流,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相对平衡。城市生态一旦严重失衡,就将出现各种城市问题,阻碍城市的发展,甚至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保持城市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8.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系统和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
  无数的实例证明,如果城市断了水,断了电,断了煤气,交通瘫痪,垃圾成山,信息网络都不通,城市的生命线系统就陷于瘫痪,就丧失了生存的条件,就会变成一座“死城”。城市基础设施又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离不开水、电、气、交通、信息;城市基础设施也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物质保证,并且还是提高城市效率和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手段。可以说,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决定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忽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延缓城市的发展。

9.城市发展必须拥有外部的区域经济的基础条件 来源:
  城市都不是孤立的,都属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并与这个城镇体系内各个大小城镇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除其本身所具有的条件外,还必须拥有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定的外部区域条件,包括区域内的水、土地、矿产和劳动力资源等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农业、工业、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的条件。因此,研究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还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实现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10.城市的兴衰取决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其科学的综合决策
  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无限性与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除了严重自然灾害和战争等特殊因素造成城市被毁甚至消亡以外,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和综合调控,亦即保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决定城市兴衰和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保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则取决于决策者对发展与环境的科学的综合决策。

本文来源:http://www.rzshzz.com/jiaoanxiazai/25312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