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找找范文网!

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悟”

学生评语 时间:2022-06-28

【www.rzshzz.com--学生评语】


    古人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悟”。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说“说诗者”要“以意逆志”,庄子则说“得意而忘言”“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其中的“意”,就是“悟”,也即“用心体会”的意思。魏晋南北朝以后,受佛家参禅悟道理论的影响,“顿悟”“了悟”“颖悟”“心悟”“意悟”“领悟”等成了人们谈禅、评诗、论学时常用的词汇。宋代范温说:“识文章当如禅家有悟门……如古人文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于它处。”而诗论大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则明确的提出了诗歌理论中的“妙悟”说,认为“诗道亦在妙悟”。清代唐彪把“悟”与“疑”的关系说得非常透彻,他说:“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而叶燮在《原诗》中把“悟”与想象挂钩,认为学习主体“设身易处当时之境会……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才能“妙悟天开,从至理实事中领悟,乃得此境界”。综上所述,古人对“悟”在语文学习中所起作用的理解非常全面,非常透彻。
    “悟”是“新课标”的要求。国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十分明确的提出“悟”的教学要求。首先,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悟”的能力培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次,“新课标”把“悟”作为考察和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标准,要求“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国家颁布的《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要去重点“悟”作品的主要内容、丰富内涵、艺术表现力。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再一一引用,读者如有兴趣,可以查阅便知。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悟”性,提高他们“感悟”“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初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教会学生“悟”,使他们真正懂得分析、理解的技法,提高语言感悟力呢?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要教会学生“悟”语言文字组合规律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规定:小学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初中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按理说,如果每个学段学过的每个汉字,学生都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掌握”程度,那么九年级毕业时,语言实际运用时要用到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就都该会用了,写一篇文从字顺,章法得体的文章,总该不在话下了吧,可遗憾的却是大多数不过关。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常常听到同事埋怨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把时间都花在其它科的学习上去了。可我觉得最应该埋怨的是我们语文老师。因为不管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我们语文的教学课时是跟数学、英语一样多的,而且语文是母语,按理说学生学母语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效率会“少慢差费”?(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汉字教学而言,我们没有教会学生去“悟”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说我们教到位了,但学生没有去“悟”透。譬如说汉字的结构吧。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和指事字都有表意的特点和功能,但学生不清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只是模模糊糊、笼笼统统的知道有这么回事。又譬如汉语的构词法,短语的结构类型等,为了降低教学的所谓难度,汉语构词法已经从教材中剔除,短语的结构类型,也已经简化为用列表的形式附在教材后面。据本人的调查,很多同行已经把这些语法知识略去不教,或者只是要求学生自己用课余时间去自学,不再占用教学课时。这样做学生连“悟”到语言组合规律的机会都没有了,何谈“悟”透?学生稀里糊涂学语言组合规律,不乱七八糟用语文才不正常!这种不清不楚的教学状态,教学效率不“少慢差费”才怪!我反思个人的初、高中教学历程,深刻体会到花时间教学生“悟”字法、词法和句法等语言规律,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很重要。因为上述语言规律有如数理化的公式、定理和定义一样,如果学生“悟”透了,阅读、作文教学的许多老大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譬如汉字结构,如果学生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几乎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和指事字是汉字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其中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形声字和会意字是合体字;这四类结构的字之间在音、形、义方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那么他们就不会“暮”“幕”“墓”“慕”“募”分不清,总写错别字,老师要他纠来纠去就是纠不正了。又譬如构词法和短语结构问题,如果学生“悟”到了汉字组成词、词组合成短语的规则,阅读文章就能抓住主要信息,把握主要内容;写作就能文从字顺,不写或少写病句;即便写了,自己也能修正。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教会学生“悟”语言文字的组合的基本规律,初中教材不应该把这些必须让学生学透、悟透的语言运用“公式”舍弃或淡化。否则就是舍本求末,就有缘木求鱼之嫌。
    二、要教会学生“悟”文章阅读技法
    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约占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但阅读教学效率“少慢差费”,是不争的事实。2007年佛山市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总计35分,其中记叙文占13分,议论文占12分,说明文占10分。据顺德教研室的不完全统计,记叙文平均得分5.8分,得分率约为44.6%;议论文平均分7分,得分率约为58.3%;说明文平均分6.8分,得分率约为68%。导致教学效率如此低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些人说是试题难度太大,跟平时的教学不是一回事;有些人说学生的阅读能力差,提高很困难。不管怎么辩,我想跟我们的日常教学的程式化有很大关系。据我了解,不少语文教师仍然是严格按照教学参考资料的课时要求上课,把教完课文当作硬性任务去完成,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重点内容,按现在时髦的课件讲述一遍,把课文后面的“研讨和练习”题答案讲评一遍,至于讲过之后学生有没收获,有多少收获,很少过问。这种教师囫囵吞枣教,学生囫囵吞枣式学的教学程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读了十二年语文,学了几百篇课文,除模糊地积累了生字词外,文体阅读知识模糊不清,文章阅读技巧零零碎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这样,做起考题来,不模棱两可才怪!
    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个人觉得有必要教会学生“悟”透阅读规律和技巧。叶圣陶先生说:“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③叶老这些话的意思有三点:一、教材是例子,教过的课文,学生就要能读懂读通读透,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二、文章是教不完的,教一篇就要让学生懂得这一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三、阅读技能的熟练得靠学生用心去“悟”,悟透后才能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我很赞同叶老的说法,觉得课文不必每一篇都教,也不一定非教教材中的课文;教一篇就得有利于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否则学生掌握生字词即可,这是一;就算重点教的文章,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状况,重点突破某一点。譬如教人教版八年级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你如果觉得学生还不懂区分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方法和依据,那么就完全可以把这一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去处理,联系学过的小说去讲清楚,析透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于勒不是主要人物,而是次要人物中的线索人物,为什么菲利普夫妇不是次要人物,而是主要人物,是依据这些人在表现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去分析、判断的。至于构思的精妙,环境描写的精要等等,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不理。俗语“伤五指不如断一指”,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你如果觉得这篇文章确实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很重要,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它当作重点中的重点课文去教,你可以要求学生一字不错的把它背下来,你可以把文章中学生“悟”不透的句子和词语,一个个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达到大彻大悟的程度,并且能模仿该文的模式写出形似神也似的文章。譬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刘心武的《错过》,该文是初中教材中难得的一篇学生读懂悟透后,可以作为典范随笔去仿写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无论从思路的严谨,语言内涵的丰富,谴词用语的准确等等方面,都很值得学生去用心“悟”。学生“悟”不清楚,“悟”不明白,你就得花时间,废气力去教他们“悟”的技法,不必受教学参考资料所规定的两个课时限制。如果按教学参考书规定去讲授,这样的随笔,给学生的感觉肯定是不痛不痒,云里雾里。教这篇课文,我尝试采用先让学生熟背全文,“悟”作者构思、语言运用技法;然后由教师重点讲析,解开学生阅读过程中疑团,教“悟”法;最后再要求学生以《过错》为题,仿课文的结构思路,语言技法写一篇文章,力求形似神似。十个课时下来,效果挺好,今年中考的作文备考复习,许多同学仍然能仿《错过》一文,写出像模像样的随笔文章;我班何梓豪同学中考语文成绩119分,问他作文写的什么,他自豪的说仿《错过》写“永远的座右铭”。这也许是巧合但我总觉得那些学生能真正学进脑的经典课文,教透了,学生才能“悟”透,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水平。
    三、教会学生“悟”生活,“悟”写作技法。
    作文教学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很令老师头痛,学生害怕的。这种头痛除因学生作文语言不通畅,缺少文采,批改费劲外;还表现在内容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结构散乱,不成体统等方面。学生害怕主要表现在搔破头皮,收肠刮肚,咬破笔头,煞费苦心写出来的文章,总难令自己和老师满意。学生作文能力差,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墨水太少,即语言材料的积累不多或积累的语言材料只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而不会灵活运用;二是学生观察、体验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太差,即生活感悟能力太差;三是作文基本技法不熟练,不能学以致用。要改变这种现状,第一方面得靠学生在阅读中多积累,变“胸无点墨”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三方面靠多练。本文重点谈谈第二方面。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观察、体验和表现生活能力,即生活感悟能力,得靠老师用言传身教法去垂范。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我比较注重这一点。春暖花开季节,夏树成荫,秋实累累,冬寒料峭时节,我往往会利用语文课时间,带他们走出教室去观察校园的物候变化;我自己在校园的哪个角落有了新发现,也在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让他们去欣赏。开展这类课外活动后,我会舍得再用语文课时间,跟学生一起交流观察体验生活的体会,然后自己先写文章,再结合作品把个人感悟讲授给学生听,让学生从中感悟生活与写作的关系。下面两首诗就是本人带学生观察一中校园里的木棉树和象脚树后写的。其中《七绝•木棉花颂》:“蕾似梨梅静静栖,开如烈焰枝枝齐。不倚绿叶相缱绻,全凭骨朵报春泥。”(写于2006年季春)《象脚树》:“干粗叶细虬龙枝,日晒风摧不变姿。不戴春花与秋果,俯首低头露情丝。”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和写作实例中“悟”到感受生活的重要,“悟”到感悟生活的技巧和方法。
    “悟”,就语文学习来说,其实就是领悟、感悟语言,我们通常说某人语感强,即是说他语言感悟能力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期盼学生语感能力强,但怎样才能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确实值得深入研究。以上文字,我只是从教会学生“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技法的角度,说了个人体会,肤浅甚至荒谬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学者们不吝赐教,本人定会遵命修正。

    顺德一中 郭谦文

本文来源:http://www.rzshzz.com/fanwendaquan/248833/

推荐内容